高二说明文1300字 茶及其他:厦门茶道
一杯茶,一份情,厦门人喜欢茶,有属于自己的茶文化。茶文化的精华是茶道,其主要内容是茶艺,讲究五境之美,即茶叶、茶水、茶具、火候、环境。
茶 叶
茶以新为贵,优质茶叶是茶道的基本条件之一。 厦门人大多爱喝乌龙茶,它是介于不发酵茶与全发酵茶之间的一类茶叶,外形色泽青褐,故称青菜。乌龙茶经冲泡后,叶片上有红有绿,汤色黄红,乌龙茶经冲泡后,口味醇厚。
好一个口味醇厚,这便是厦门人最难得的品质??醇。
厦门人的淳朴、温和,在国内的其它城市是少有的。厦门人不知从何时起便不愿大声吆喝,他们习惯了小声说话,也习惯了以微笑取代狰狞。在厦门的商店购物,不必考虑照顾营业员的情绪或顾忌他们的脸色,哪怕是去退货,依然受到宾客至上的待遇。这样的淳朴的品质,带给厦门人的是善良,游者来到厦门,不会像在北京那样弄不好就被损挨训,不必像在上海那样担心着自己是外地人,也不用像在武汉那样随时准备吵架,因为无架可吵。并且,在公共汽车上,你会看见年轻人自觉地给老人、孕妇让座。
茶 具
厦门人饮乌龙茶,爱选用有加盖的陶器茶具,因其会保香和保味。最喜欢孟公壶和若深杯,通常1个孟公壶与4个若深杯一起放在圆形茶盘中,显有艺术欣赏价值。
保香?保味?是的,厦门人就是有点保守。
听说,在外地人眼里,厦门人是胆小的,是有那么一点道理。北京人什么都敢说,上海人什么都国敢出,广东人什么钱都敢赚,东北人什么架都敢打,厦门人呢?不敢!甚至于他们对新鲜事物,常常也抱着一种见怪不怪,满不在乎的态度,就连在我们中学课堂上,本该拥有求知欲望的少男少女,面对老师激情的提问,也不过是付之一笑。其实,也正是厦门人的这份保守和胆小,才给厦门这座城市带来了宁静和温馨,他们安安分分地做着该做的事,极不愿给自己的家乡增添麻烦。这何尝不是一种美德?
茶 水.火 候
泡茶对水有严格的要求,也讲究火候。《煮泉小品》中说: 有水有茶,不可以无火。 茶道要求茶、水、火三者都好,缺一不可。水要用软水,指的是每公升钙、镁含量不到8毫克水。用软水泡茶,可防止茶味变涩,茶香变浊,茶汤变色。而火候不可过长,不可过短,既要防嫩,又要防老。
看上去似乎太过讲究,但是,厦门人就是这般严格,严格要求别人,也严格要求自己。
讲文明、守公德,以成为许多人的习惯。一个合格的厦门市民,甚至到了外地也能自觉做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,不大声喧哗,不随地吐痰,不乱扔果皮纸屑。在厦门的大街小巷,一旦你不小心、无意中、不经意地做出不文明的行为,必会招来目光的谴责,或许还会听到批评。??之所以不是破口大骂,是因为会指责你的人是个文明的人。有时候,厦门人对环境的严格要求,近乎成了一种固执,固执到为了保护一棵古榕树,美丽的环岛路要以牺牲笔直为代价。
环 境
茶道讲究品著佳境。明代文震彦曾说:构一斗室,相傍山斋,内设茶道,教一童专主茶役,以供长日清淡,寒窗兀坐,幽人首务,不可少废者。这叙述的是古代文人骚士追求的清寂生活。厦门人则爱闹中取静,择街边巷尾、或房前庭院、或厅堂一角,摆下茶几,数人围坐,会友聊天,
别小看厦门人这份闲情,可是他们创造了一份从容呢!
厦门依山傍水,看惯了潮起潮落、云起云飞、斗转星移的厦门人,深知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的道理。不管有多少风云变幻,鼓浪涛声依旧,厦门人也泡茶依旧。悠悠万事,惟此为大,泡茶。厦门人的从容不迫、处变不惊便是泡茶泡出来的。你看,这正是两岸对峙之时,炮弹随时会从屋顶飞过,做为前线的厦门,人们在做什么?打包走人吗?不,不是的,厦门人在泡茶。泡一壶好茶,许一个好愿??不要开火为妙!
厦门的茶文化,与众不同;厦门人,亦是与众不同。
文章地址:www.whzyl.com/99zuowen/306262.html